為保障人民群眾常用低價藥品供應,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商務部、食品藥品監管總局、中醫葯局制定了《關於做好常用低價藥品供應保障工作的意見》,已經國務院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同意。(4月15日中國新聞網)
  所謂低價藥,是指各類醫療機構普遍使用的用於常見病和多發病的治療和搶救性藥物,由於利潤低,很多藥品已在市場上慢慢消失。如抗過敏藥物苯海拉明、治療偏頭痛藥物麥角胺咖啡因、治療癲癇病的不可替代藥物苯巴比妥等。但現在這些藥一半以上已經多年不見,其他的也經常斷貨。
  正因為大量低價藥,在市場上長期“冬眠”不醒,一些病號只能望病興嘆,甚至變得孤立無援。譬如說,上海一名六歲的孩子因為缺藥而命懸一線,所缺的“救命藥”不過是一種十幾年前普遍應用於臨床、每支只有2元錢的特效藥———復方新諾明。可是病人家屬、醫生四處尋找,都買不到這種低價藥,最後還是借助網絡的力量,在志願者的幫助下才在江蘇興化的一家藥店里找到了它。而類似這種“急尋廉價救命藥”的事件,近年來在全國已變得司空見慣。
  面對低價藥紛紛退市,我們把板子打向停產特效藥的藥廠,顯然有失公允。因為,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企業的天性,也是它們的權利。在這些經典藥利潤極低,甚至虧本的背景下,指望市場化的企業充當救死扶傷的“活雷鋒”,簡直是痴人說夢。
  市場經濟不是“萬能經濟”,它自身也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局限性,有時候更需要政府這隻“有形之手”及時出手,才能為市場經濟的健康運行“導航”,以及為失效的市場充當“指南針”。既然低價藥在市場中已失去了“藥效”,而老百姓生病時又須臾離不開它,因而,只有政府職能部門,義無反顧地站出來,擔當重任,才能喚醒長睡不醒的低價藥。
  頗具欣慰的是,國家已意識到這個問題,八部委(局)聯手出台公共政策,開始用“有形之手”,來拯救低價藥,這不僅有利於低價藥的可持續生產,更釋放出濃濃的國家善意。尤其是出台了一些貨真價實的制度安排,譬如,取消低價藥品最高限價;再如,對用量小、市場供應短缺的藥品試點國家定點生產、統一定價;再比如,進一步完善醫葯儲備制度,建立中央和地方兩級常態短缺藥品儲備。此外,還完善低價藥品短缺預警機制,確保信息共享,互聯互通。可以預見的是,倘若這些政策都能落實到位的話,低價藥不再會短缺,“救命藥”也會及時救命。
  當然,我們除執行好既有政策外,醫院要為廉價特效藥大開“綠燈”。一項權威調查顯示,年輕的臨床醫生對低價藥的認識幾乎為空白,他們不願或不敢給病人開低價藥。大家明白,整個藥品市場80%的藥品都是通過醫院流通的,如果醫生不願開給患者開低價藥處方,那麼低價藥很有可能永遠被打入“冷宮”。因此,醫院醫生作為廉價特效藥使用的最後一道關口,一定要挺身而出,勇於充當喚醒低價藥的角色。
  文/吳睿鶇  (原標題:扶持低價藥需政府“有形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l84wlxp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